顿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再去买它们呢?况且现在已经攒了二三十个蛋了,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要孵小鸡小鸭了。等小鸡小鸭长大了,慢慢就能赚不少钱呢!今天要是把这个机会卖了,以后就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一直穷到老,再想别的发家办法,可就没机会了。”卞俭没办法,只好又咬牙饿了一天。第三天,天晴了,他把针线卖了,这才吃了一顿饱饭。从那以后,他们还是勉强维持着生活。
不知不觉就到了春天。鸡开始孵蛋的时候,一共攒了二十个鸡蛋和二十个鸭蛋。他们把鸡蛋让鸡来孵,鸭蛋就用火炕孵。过了二十多天,四十个蛋全都孵出来了,夫妻二人高兴坏了。好在乡下还有池塘,没过半年,鸡鸭都长大了。他们留下几只生蛋的,其他的都卖了。用卖来的钱,又买了两口小母猪。不到一年,鸡鸭又繁殖了两大群,那两口猪也生了好多小猪。再过上几年,不光猪羊成群,就连耕田用的大水牛也不知道生了多少。他们又盖了两间茅草屋,买了些田地。他们没在这些地上种粮食,而是把地养得肥肥的,用来做菜园,这样赚的钱更多。他们夫妻本来就是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性格又特别勤俭,所有的农活、牛羊喂养,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所以日子越过越好。而且他们心地非常善良,虽然自己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但只要乡下有人生活过得穷困潦倒,他们都会对他们伸出援手,因此大家都很感激和敬仰他们。所以遇到旱灾、水灾的时候,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地帮他们保住庄稼,常常是别人家颗粒无收,他们家却能获得大丰收。就这样,不到三十年,他们家就变得非常有钱,粮食堆满了仓库。到了卞滨的父亲卞继这一代,也是凡事都很勤俭,小心守护着祖业。前前后后一百多年,他们家竟然拥有了良田万顷。
卞滨入朝为官后,正好赶上麟德初年,西北发生大灾荒,再加上战乱不断,国家的财政很紧张。卞滨就把五千顷田地卖了,把卖地的钱全都捐了出去,用作军需和救济百姓。因为这件事,皇帝对他非常赏识,很看重他。卞滨这一辈子最看重有学问的人,不仅对文人墨客像宝贝一样对待,只要是会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有一技之长的人来拜访他,他都会以非常隆重的礼节接待。而且他为人仗义,慷慨解囊,只要有人有求于他,他都会答应,所以大家又都叫他“赛孟尝”。他现在五十多岁了,因为中年的时候一直没有儿子,四十岁的时候就娶了很多妾室。虽然接连生了孩子,但可惜都是女儿,现在他膝下一共有七个女儿。
他的夫人成氏,十年前生过一个儿子,名叫卞璧,可谁能想到,孩子刚到三岁,就得了惊风病,不幸夭折了。
当时卞滨全家别提多伤心了。正哭着的时候,门外刚好有个道士来化缘,听到哭声特别凄惨,就问清了缘由,还说想看看去世的小公子。等看过孩子后,道士说:“这孩子还有一分救活的希望,但在这凡尘闹市里头恐怕不行。你们要是肯把孩子交给我抱走,要是能救过来,等他灾难过了,年纪稍大些,我再送回来还给你们。”
卞滨一方面怕传出去有谣言扰乱人心,另一方面觉得孩子已经没了,根本不信道士的话,坚决不肯答应。可卞夫人却再三苦苦劝说,不管孩子是死是活,非要把孩子交给道士带走。卞滨没办法,只好叹着气走开,任由夫人去安排。可过了好几年,一点消息都没有,卞滨也知道孩子肯定是没指望了。
好在卞滨的七个女儿都既稳重又聪明,比花儿还端庄,比月亮还聪慧。卞滨每天除了处理公事、应付应酬,剩下的时间就教女儿们写诗、写字,倒也能排解些烦闷。去年县里考试,本可以说明老家籍贯,留在京城参加考试来避嫌,可卞滨还是让七个女儿回了原籍应考。
到了县考的时候,大女儿卞宝云考了第一,二女儿卞彩云第二,三女儿卞锦云第三,四女儿卞紫云第四,五女儿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