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指出来。”
指,指个屁呀。这些进士们可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不像后世的那些举人进士,有会花钱买通得到头衔的。隋唐时期,科考才刚刚兴起,所以科考制度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尤其这时候,士大夫门阀阶级依然存在,他们入仕途不需要通过科举这种手段。科举这种手段,更多的是寒门学子,进入贵族阶级的一个敲门砖。没有贵族阶级,没有权贵阶级的参与,自然里面暗箱操作就少了很多很多。所以在隋朝及大唐前期的时候。这些科考的贡士也好,进士也好,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家伙们。
所以这个诗做得好不好,他们一听就心里很有数。包括周围的这些士大夫,各大门阀的小姐们,公子们,他们的欣赏水平也不低,自然都能听的出好坏。李蘅这首诗,他们一听就知道是一篇千古佳作,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李世民更在那里拍手,带头叫好,说道:“好诗!好诗啊!李爱卿果然是才学渊博。刚才那首饮酒的诗,就已经是一篇千古佳作,现在又有这样一篇咏月的诗,同样是千古佳作。这首诗不单单是咏月,还在咏月的同时寄托了一种思乡之情,非常契合今天中秋佳节的主题。此一佳作,必然能够流传千古。李爱卿真是大才,让人叹服。”
当今皇上都已经定下基调了,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反对。在加上这本来就是李白的大作,李蘅的诗作被认为全场是第一,不论是从真才实学的角度来看,还是出于对李世民的尊敬而言。大家都得公认,李蘅的诗是全场最好的佳作,这让其他的才子们都暗自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