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岳阳郡郡守,说道:“钦差大人,这样处理的话。我害怕学生们不服,恐又多生事端,万一激起民变,那如何是好?”
郭河冷笑一声回道:“现在大唐国运昌隆,安定四方,哪来的民变?他们身为读书人,自该知道忠君爱国之事,如若因为一个小小的考试,就煽动人民造反。那这样的读书人,即使是能被朝廷录取,他日也必定是贪官污吏,祸国殃民之辈,这种人不要也罢。沈大人,认为是不是这个道理?”
岳阳郡郡守回道:“钦差大人所言极是。书生们自然是忠君爱国的。不会有什么煽动民变的言论。但是本官以为这件事情,还是要温和的处理。必定传出去名声不好,我大唐科考取士,要做到公平公正嘛?我的意思是,不若先将这李蘅从榜单上取下来,他日查清之后再做定断。”
郭和哼了一声:“我在这里,跟沈大人你明说,这个榜单上谁都能下来,就是这个解元李蘅不能下来、我不管们服与不服,他们闹事不闹事?本场科考的解元,就是这李蘅变不了。他们是去京城告御状也罢,是闹事也罢。本大人都无所谓,闹事的你就给我抓起来,敢到处散布谣言的就押进大牢。有不服的,随便他们进京告御状,一切后果本钦差大人担着,沈大人你可听清楚了。”
岳阳君郡守,心中一惊,连忙点头道:“大人,下官心里明白。”
郭河又说道:“这个乡试在你的治下出了这种事情,如果事情闹大闹到皇上那里。本钦差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你的乌纱帽就已经可以摘掉了。沈大人本宫,言尽于此,望你好自为之,把这件事情处理圆满。不要让这件事情传到皇上耳朵里,那样只会让皇上觉得你办事不利,没有能力治理好这一方地域,只会在陛下这里落个无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