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两,这是规矩,赵恒成是嫡长子,自然要显出他的地位,要给比
此外因为二哥没女儿,所以给的首饰里,一金一银两套首饰之外,另外多加了一只黄金脚镯。
赵恒功有一子,文房只给了一套。但是又多加了两匹罗布。
赵恒卓一家不在村里,因为出卖李蘅从张恒那里得了银子,一家人不敢回家花销。赵春迎去了县城,其他人躲到了镇子挥霍,反而错过了这场大好处。
最后是四弟赵恒越一家,礼物与二哥赵恒功大致差不多。
赵德兰回身向着乡亲们行礼:“今日德兰回家探亲,晚上设宴,邀请全村乡亲们。请大家伙,赏脸赴宴。德兰好酒好肉,管够管饱。”
说完一示意,家丁把第二辆马车掀开。车上四头宰杀好的大肥猪,鸡鸭鹅精米白面,大坛坛装的好酒,满满一大车。
然后赵德兰笑着请周围几个婶子到家里帮厨,让丫鬟向周围村民收购蔬菜鸡蛋等食材。吩咐完赵德兰陪着母亲进家门,母女私话去了,就等着晚上开宴。大嫂二嫂等一众女眷相陪,一群女人在后院里,聊的热络开心,不觉之间,就已经夕阳余晖。
这期间,赵家的三位男丁,纷纷忙碌。但是忙碌的脸色是喜气洋洋,一来是妹妹(姐姐)回家,好久不见,心里高兴。二来,如今妹妹过的这般好,又给娘家争光,这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老大赵恒成在家门口不断招待,来访的客人。
李二赵恒功,则村中四处张罗,购买宴席的各种食材。
老四赵恒越,忙着买鞭炮爆竹,还有宴会所需的各种杂物。
三人井井有条,看到出兄弟三人相当和睦,平时没少配合。除此之外,跟来的丫鬟,家丁也都配合着忙活。这丫鬟,家丁能跟在赵德兰身边,都是机灵的,有颜色会办事的。他们可是看得出,这几位表老爷,可不是那个不受待见表三老爷。干起活来,自然表现的很规矩听话。
到了天色暗淡,二十几桌上好的酒席就置办好了。全村人一个不差的都来了。
农村宴席,什么叫好?古人缺油水,除了富贵人家,宴席不讲究精致花哨。要的是实在,大鱼大肉,管够的就是好,酒肉越多,就越是上台面的席面。
而赵家的宴席绝对是最上席面的。四头能宰出两百斤肉的大肥猪,平均到村里人人均四斤肉,何止是管够,根本就吃不完。何况除了猪肉,还有鸡鸭鹅,丫鬟们还去买了很多鱼。这一桌子满满当当的,几乎全是荤菜,素菜就几个,还无人问津。菜叶子再好,农村人都吃腻了,有这多好肉,谁傻啊,吃啥菜叶子。
宴会上,赵德兰和赵家一众女眷都齐齐的穿金戴银,绫罗绸缎的出现。看得人们唏嘘不已,暗道世事无常,赵家这是要兴旺发达了。
尽管全村人风卷残云,但是满桌子的酒菜,只要少了,就有新的端上,完全实现了赵德兰的话管够管饱。最后看着剩下一盘盘肉,很对村民都暗叫可惜。
赵德兰笑道:“乡亲们,这剩下的酒菜,天热放不住,浪费了可惜。若是大家伙不嫌弃,就请带回家慢慢吃,算是帮德兰的忙了。”
大家闻言高兴不已,纷纷“打包”回家。
送走乡亲,丫鬟家丁们收拾残局。赵家大堂里则是点上了红烛,亮堂堂的,一家人夜话。
古代蜡烛是很奢侈的照明工具。说个不好听的,古代能顿顿吃肉,穿绫罗绸缎的,都不一定能夜夜点的起蜡烛。
因为古代蜡烛的蜡,并非现代工业的石蜡。我们现代照明的蜡烛,原料是石油提取物石蜡,自然是原料广泛,产量极大。可以供应上亿,上十亿户人家使用照明,价格还很便宜。不过,都进入电力时代了,谁还用蜡烛照明。
但是古代不一样,古代的蜡烛,蜡只有几种。
黄蜡:原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