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竖店,《宋韵茶语》短剧剧组的片场闷热如蒸笼。
樊赟、倾喃和凰慕受邀担任该剧的非遗礼仪指导,除了纠正演员的饮茶姿势、汉服穿戴细节,三人还随身带着相机——倾喃喜欢记录传统文化相关的瞬间,凰慕擅长捕捉人物的细腻表情,樊赟则对场景构图格外敏感,原本只是想留存剧组里的汉服礼仪素材,没想到渐渐成了片场的“临时摄影师”
。
第一场拍摄“宋代茶会”
戏时,演员穿着淡青色曲裾深衣,手持宋代茶盏,在仿古茶室里缓缓行“浅盏礼”
。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演员的衣摆上投下斑驳光影,倾喃下意识举起相机,定格下这一幕——画面里,演员的手势精准优雅,曲裾的褶皱随动作自然垂落,茶盏的釉色与汉服的草木染相互映衬,透着淡淡的宋韵雅致。
收工后,倾喃把照片给演员,对方又惊又喜:“这张比剧组的官方剧照还好看!
把汉服的质感和茶会的氛围都拍出来了。”
消息传开,其他演员也纷纷找三人拍照,有的想拍“汉服独行”
的意境照,有的想要“茶会群像”
的氛围感照片。
凰慕索性找导演商量:“我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帮演员拍花絮写真,既能丰富剧组的宣传素材,也能更好地展示宋代汉服的美。”
导演欣然同意,还特意给她们腾出了一间空房间,作为临时“摄影棚”
。
三人的拍摄风格格外独特——不追求过度修图,更注重还原汉服的真实质感和演员的自然状态。
拍女主角的“夜读戏”
时,樊赟用蜡烛代替补光灯,让暖黄的烛光在浅米色襦裙上流动,凰慕则让演员手持书卷轻轻翻动,捕捉裙摆飘动的瞬间;拍男演员的“文人对弈戏”
时,倾喃特意让他们解开汉服领口的两颗系带,增加随性洒脱的感觉,背景里摆上宋代的瓷瓶和竹编棋盘,让画面更有生活气息。
《宋韵茶语》的拍摄进程中,三人的“汉服写真”
渐渐在竖店小有名气。
有天下午,隔壁《唐宫乐舞》剧组的制片人路过,看到演员手机里的照片,立刻找到三人:“我们剧组正在拍唐代乐舞戏,演员穿的都是华丽的唐制汉服,你们能不能也来帮我们拍一组写真?”
去《唐宫乐舞》剧组拍摄时,三人根据唐代汉服的特点调整了风格——唐制齐胸襦裙色彩艳丽、纹样繁复,她们就用明亮的自然光拍摄,突出裙摆的层叠感和刺绣的精致;拍乐舞演员时,让她们手持琵琶、笛子等乐器,捕捉舞动时裙摆飞扬的动态,背景选在剧组的“宫殿露台”
,让蓝天与朱红宫墙衬托汉服的明艳。
一组“唐宫乐舞图”
写真流出后,瞬间在影视圈传开。
有演员在社交平台晒出照片,配文:“被‘轻折柳’的三位老师种草了唐制汉服!
这才是真正的唐风美学,每一张都像从画里走出来的。”
很快,《明宫绣事》《汉风乐府》等剧组都来邀请三人拍摄汉服写真,甚至有古装剧专门调整拍摄日程,就为了等她们有空来剧组。
三人还总结出了“朝代汉服拍摄指南”
——汉代汉服简约大气,适合拍“田野独行”
“亭台远眺”
的意境照;唐代汉服华丽奔放,适合拍“宫廷乐舞”
“市井热闹”
的动态照;宋代汉服雅致内敛,适合拍“茶会读书”
“庭院赏花”
的静态照;明代汉服端庄规整,适合拍“礼仪大典”
“家庭聚会”
的正式照。
每次接新剧组的拍摄邀请,她们都会先研究对应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