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学,自然点就行,主要是衬托一下工坊的热闹氛围。”
三人站在片场里,看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新鲜。
樊赟悄悄观察着道具组的陶瓷摆件,现有些还是铜官窑的仿制品;倾喃则注意到演员的动作,比如揉泥的手法,跟她小时候看外婆做陶瓷时的样子很像;凰慕则在旁边记着拍摄流程,想着以后工作室拍视频能不能借鉴些经验。
第一次拍摄时,三人还有点拘谨,动作放不开。
导演在监视器后面喊:“放松点!
你们是学徒,就想象自己真的在做陶瓷,手上的动作自然点!”
拍了两条后,三人渐渐找到了感觉,揉泥、递工具的动作越来越熟练,甚至还能跟旁边的演员自然地互动。
休息的时候,导演过来跟三人聊天,得知她们是“轻折柳”
工作室的,还拍过很多推广铜官的国风视频,顿时更热情了:“我看过你们的视频!
拍得特别好,把咱们铜官的美都拍出来了!
没想到今天能碰到你们,真是太有缘了!”
随着拍摄的推进,三人跟剧组的工作人员渐渐熟悉起来。
午休时,道具组的人拉着她们看珍藏的“宝贝”
——一箱从铜官窑博物馆借来的复刻陶瓷器,有唐代的青釉褐彩壶,还有宋代的白釉瓷碗。
“这些都是咱们铜官的老手艺,拍剧的时候用这些道具,才够原汁原味。”
道具组的师傅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瓷瓶,“你看这花纹,都是手工画的,跟你们汉服上的刺绣一样,都是功夫活。”
樊赟看着瓷瓶上的纹样,突然有了灵感:“其实咱们可以把陶瓷纹样绣在汉服上,或者用陶瓷碎片做汉服配饰,这样既能推广铜官窑陶瓷,又能丰富汉服的设计,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导演在旁边听到,立刻附和:“这个主意好!
要是你们真做出来了,下次我们拍续集,就能用你们设计的汉服当戏服,绝对更有特色!”
倾喃和凰慕也来了兴趣,围着道具师傅问起陶瓷制作的细节——从揉泥、拉坯到上釉、烧制,每个步骤都听得很认真。
凰慕还拿出手机,把师傅讲的要点记下来:“以后咱们工作室搞非遗体验课,说不定能加个陶瓷手作项目,让大家既学汉服,又学陶瓷,多有意思。”
下午拍摄的戏份是“陶瓷工坊开市”
,需要很多群演穿着古装在街上走动,营造热闹的氛围。
三人穿着汉服走在“街道”
上,时不时跟其他群演互动一下,有的假装看陶瓷摆件,有的假装跟小贩讨价还价,画面格外生动。
有个小演员不小心差点摔倒,樊赟眼疾手快地扶了一把,还笑着跟她说:“小心点,别慌。”
小演员感激地说了声谢谢,后来还特意找三人合影,说要向她们学习穿汉服的气质。
拍摄间隙,三人还跟剧组的化妆师聊了起来。
化妆师看到她们汉服上的妆容很精致,忍不住问:“你们这妆是自己化的吗?颜色搭配得真好,很衬汉服。”
倾喃笑着点头,还跟化妆师分享了她们用的国货彩妆:“这些都是天然成分的,颜色也贴近传统纹样,平时拍视频、穿汉服都能用,很方便。”
化妆师听得很感兴趣,还拿出手机记下来,说以后给演员化古装妆,也想试试这些国货彩妆。
傍晚的时候,拍摄终于结束了。
导演拿着一个小红包过来,非要塞给三人:“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仅救了场,还帮我们提了不少好主意。
这个小红包一定要收下,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三人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还跟导演约定:“以后你们拍续集,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