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2章 那时候我们还在学怎么面对镜头后来却能拍这么多非遗短剧

第2章 那时候我们还在学怎么面对镜头后来却能拍这么多非遗短剧(1 / 2)

二月的柳岸里,落了一场薄雪,樊赟的小院里却暖意融融。

竹架上挂着她新编的竹编灯笼,灯笼罩着暖黄的光,映得窗纸上的剪纸纹样格外清晰——那是倾喃前几天送来的,剪的是“非遗联盟”

年轻人们忙碌的场景,有小周教孩子编竹丝,有林晓对着镜头演织工,还有小夏在电脑前做直播策划。

樊赟坐在窗边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本翻得有些旧的《竹编技艺图谱》,旁边放着刚泡好的菊花茶。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赶行程、改脚本,每天的日子慢了下来:清晨去竹林里散步,看露水挂在竹尖;上午教邻居家的小姑娘编竹编小蝴蝶,小姑娘的手指还不灵活,她就握着孩子的手,一点点调整竹丝的角度;下午则整理这些年收集的非遗资料,把程师傅讲的竹编诀窍、郑师傅说的漆器心得,都一笔一画记在笔记本上。

有天下午,小周带着越南竹艺纪录片的样片来拜访,樊赟没有急着看片子,而是先给小周倒了杯茶,指着院子里的竹子说:“你看那根三年生的毛竹,竹节间距均匀,韧性最好,用来编竹丝最合适。

上次你说越南的竹子偏细,编的时候可以多缠两道竹丝,这样更结实。”

小周恍然大悟:“难怪我之前编的竹篮总容易变形,原来是竹子选得不对,樊老师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樊赟笑着点头,这才和小周一起看样片。

看到镜头里越南匠人劈竹丝的画面,她轻声说:“这里可以加个特写,拍匠人手指的动作,观众能更清楚地看到劈竹丝的诀窍。

还有匠人说话时的神态,要多拍一些细节,非遗纪录片的魂,就在这些烟火气里。”

小周认真记下,临走时说:“樊老师,有您在,我们心里就特别踏实。”

倾喃的“非遗影像集”

已经整理了大半,厚厚的相册里,贴着这些年拍的照片——有竖店片场凌晨的灯光,有景德镇龙窑前的火光,有巴黎展厅里外国观众惊讶的笑脸,还有年轻人们第一次独立完成短剧拍摄时的合影。

每张照片下面,她都写了简短的注解,记录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天上午,倾喃带着相册去凰慕家做客。

凰慕的家里摆满了各国的非遗手工艺品:意大利的陶瓷杯、泰国的丝绸围巾、越南的竹编摆件,还有皮埃尔送的藤编小筐。

两人坐在客厅的地毯上,翻着相册,像是在重温这些年的时光。

翻到三人第一次在竖店片场吃盒饭的照片,倾喃笑着说:“那时候我们还在学怎么面对镜头,谁能想到后来能拍这么多非遗短剧,还能去巴黎办展览。”

凰慕点头,指着一张年轻人们在“世界非遗体验周”

上的合影:“你看他们笑得多开心,比我们那时候有活力多了。

上次林晓说,想拍一部‘非遗传承人的一天’系列短片,把程师傅、郑师傅他们的日常拍下来,这个想法特别好。”

倾喃眼睛一亮:“这个可以有!

我们可以帮他们整理素材,把我们知道的匠人故事告诉他们,让短片更有深度。”

两人一拍即合,当天就联系了林晓,林晓听说她们愿意帮忙,特别开心:“倾喃老师、凰慕老师,有你们指导,我们肯定能把短片拍好!”

接下来的日子,倾喃和凰慕经常跟着林晓去拜访非遗传承人。

去程师傅的竹编作坊时,倾喃负责拍程师傅编竹篮的细节,凰慕则和程师傅聊天,问他年轻时学竹编的经历:“程师傅,您当初为什么选择做竹编啊?”

程师傅笑着说:“那时候家里穷,学竹编能混口饭吃,后来编着编着就爱上了,看着一堆竹丝变成好看的竹篮,心里就特别踏实。”

这些对话,都被林晓记在笔记本上,成了短片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母凭子贵,不孕前夫求我嫁入豪门 和她接吻会被吃掉哦 白月光归国,我另嫁他人你疯什么 漫画重启后,论坛读者为我哭崩了 我在大夏当权臣 计灭蛮夷,武冠天下,女帝尊我为天! 忍界强者,但一直被嬷 高手下山,未婚妻当场退婚叶北辰周若妤 高手下山叶北辰周若妤 我有99个大佬师傅叶北辰周若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