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一期研学课上,二十个孩子坐满了体验店的院子。樊赟先给大家讲汉服的历史:“咱们今天穿的襦裙,在唐代就很流行了,不同朝代的汉服款式不一样,纹样也有不同的寓意,比如桃花纹样象征春天,荷花纹样象征纯洁。”她还拿出不同朝代的汉服模型,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糕点手作环节,张师傅教孩子们做简易版桃花糕。孩子们戴上小围裙,像模像样地揉面团、压模具,有的孩子把面团揉成了小球,有的把模具压反了方向,却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叫萌萌的小女孩,在糕点上用食用色素画了个小小的汉服小人,开心地说:“我要把这个送给妈妈,让她也尝尝我做的‘汉服糕点’。”
诗词创作环节,语文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与春天相关的诗句。老师先念了一句“春眠不觉晓”,孩子们立刻跟着念,有的还举手背诵自己知道的其他诗句。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写一句关于“汉服”或“糕点”的小诗。萌萌写了句“汉服穿身上,糕点甜心里”,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引得大家阵阵掌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