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安十四年的春天,来得迟而料峭。
京城表面的繁华之下,暗流已然汹涌了半年。
自镇北王季华铭“突恶疾”
薨逝、北疆兵权被收,已过百日。
新晋的镇北王季凛,空有尊号,却被无形的手牢牢按在京城这座镀金的囚笼里。
他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朝会,几乎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只在王府那方狭小的天地里,对着父亲的灵位,或是沉默地擦拭那柄再难饮血的剑。
朝野上下,大多以为这位少年王爷已心灰意冷,认命了。
但东宫的路啸知道,季凛没有。
那双偶尔在朝会上相遇时、看似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燃烧着的是冰冷的、未曾熄灭的火焰。
他们之间,通过徐年建立起了一条极其隐秘的联系通道。
传递的信息简短而隐晦,却足以让路啸明白,季凛从未停止过行动。
他在利用父亲留下的、连帝王也难以完全掌控的北疆暗线,如同最耐心的猎手,一点点梳理着朝堂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分析着每一个潜在的盟友与敌人。
他们的目标明确——六皇子路灼。
这不仅是私仇,更是势之所迫。
路灼及其背后的母族,是皇帝路临渊用以制衡太子的关键棋子。
除掉路灼,不仅能报一箭之仇,更能沉重打击淑妃一系,斩断皇帝制约东宫的一条重要臂膀,为将来……或许是为那无法言说的“将来”
,扫清部分障碍。
----
契机,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深夜,由心腹徐年带来。
徐年一身夜行衣,带着室外的寒气,低声禀报:“主子,江南漕运的线,有眉目了。”
他详细道出:去年陛下批准的江南漕运改道工程,六皇子路灼与其舅、吏部侍郎王明远,涉嫌与掌控漕运的“青龙帮”
勾结,虚报工程款项,贪墨巨额银两。
更骇人听闻的是,时任漕运监察御史的周迁因察觉端倪,上书弹劾前竟“意外”
落水身亡,其家眷亦在返乡途中遭遇“山匪”
,无一幸免。
此事做得干净,但并非毫无痕迹。
周御史生前似乎有所预感,将部分证据交予一名心腹侍卫,该侍卫亦在追杀中重伤,其妻林氏携幼子侥幸逃脱,并带走了一本关键账本。
如今,这林氏隐姓埋名,藏于京郊西山一猎户家中。
路啸眼中精光一闪。
贪墨、人命!
这是足以动摇皇子根基的重罪!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等待已久的机会。
“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林氏,拿到账本,确保她母子安全!”
他沉声下令,东宫最精锐的暗卫随即悄然出动。
与此同时,消息通过密道传入了镇北王府。
季凛的回信很快,依旧简洁,却直指核心:“账本需核真伪,人证需万全。
王明远掌吏部,党羽众多,恐狗急跳墙。
可寻其边镇关联,一击毙命。”
两条线同时启动。
路啸负责“账本”
与“人证”
,全力搜寻并保护林氏;季凛则利用其兵部郎中的身份便利以及北疆的隐秘人脉,开始暗中调查王明远一党是否与边镇将领有非法往来,试图将贪腐案与可能涉及的军务勾结联系起来,将案子扩大,使其更具爆炸性。
搜寻林氏的过程凶险万分。
路灼和王明远显然也听到了风声,派出大批高手在京郊搜寻。
东宫暗卫与对方的人马在西山一带数次遭遇,爆了多次无声却惨烈的搏杀,双方皆有死伤。
最终,凭借更精心的策划和暗卫的拼死护卫,伤痕累累的林氏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