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找些人过来,帮我种油菜。”
油菜是个好东西。
既能当蔬菜,又能榨油卖钱,碧青不懂农事,也知道种油菜有好处。
“奴婢这就去找谢不二。”
碧青走后,沈淮去了书房。
书房有专人打扫,即便不在几个月,里面也没有一丝灰尘。
书籍和文房,摆放整洁。
沈淮把之前写的计划书拿出来,重新整理之后放入抽屉中,并锁住。
第二天,提着从家里带来的土仪去荣安堂给太老君请安。
“哎哟,一阵子不见,怎么就瘦了这么多?”
老太君见沈淮瘦了黑了,满脸心疼的叫起来。
“老太君放心,淮之这一路吃好睡好,就是太阳有点大,晒黑了一丢丢,养一阵子就白回来了。”
说着,将东西递上去,“老太君,这些都是家里产的,特意带来给您尝个新鲜。”
老太君笑呵呵道,“淮之有心了。”
“老太君平时对淮之这么好,淮之也想对老太君好。”
沈淮给老太君添茶,“所以淮之打算种一山桂花树,一山槐花,这样老太君就不愁没有桂花酿和槐花粥了。”
甜品铺和糕点铺有新品,都会送一份到国公府,让大家尝尝鲜。
老太君笑意浓了两分,“你那几座山头,是该规划规划了。”
“淮之准备在田里种一茬油菜,等油菜花开了,淮之带老太君去赏花。”
“还是你小子懂老身呐。”
老太君笑得眼尾皱成一朵花,“年纪大了,多去田间地头走走,有大好处。”
“只要老太君想去,淮之一定给您安排妥当。”
“好!
好!
好!”
老太君喜欢小辈身上那股青春灵动,也喜欢沈淮讲那些充满烟火气息的农村趣事。
她问沈淮回去有没有下田收稻谷,沈淮说没有,她还不信。
她觉得沈淮肯定是下田收稻谷了才晒黑的。
沈淮也不反驳,顺着老太君的话点头承认了,把老太太哄得非常开心。
老太太开心了,早饭都多吃了几口。
沈淮离开的时候,老太太还跟嬷嬷说,“要是老七的孩子还在,是不是也像淮之这般会哄人?”
嬷嬷心里一个咯噔,小心翼翼的看了老太君一眼,见她神色黯然,不由得紧张起来。
“七爷去雍州,兴许许是老天爷的意思。”
嬷嬷,“淮之公子虽出身贫寒,但人品贵重,对七爷和老太君都是真心的。”
她一把年纪了,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她还是能看出来的。
国公府显赫,什么都不缺,更看重一个人的心意。
沈淮每次送来的东西,有没有用心,老太君也是看在眼里的。
若是心术不正,老太君可不会费那口舌。
只是,七爷的孩子……
“罢了!”
老太君叹气道,“老七不提,我这个做娘的,又何苦去揭他的疤呢。
他觉得这般活法更好,那便依着他吧,只要他将来不后悔就行。
我这把老骨头也没几年可活了,就不操心他们了。”
“呸呸呸!
老太君肯定会长命百岁的。”
……
沈淮回到听雨斋,又命碧青将准备好的东西送去正院、五房、六房以及谢家。
郑氏收到东西,立马着人去‘希声’书肆叫谢知微回来。
“这是沈淮派人送来的。”
郑氏指着桌上的一堆东西,“你看看有没有用得上的。”
东西都是包装好的,看不出是什么。
谢知微看了礼单,才知道沈淮送了什么,于是命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