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算咱俩的行不行?将来他管我叫妈,管你叫娘。”
看着怀里饿的哇哇直哭的孩子,路天瑶看着姐姐说:“那得让他先喊娘!”
孩子还给了小雷子的母亲,路天瑶也长在了小雷子母子的床上。
只要孩子吃完奶,路天瑶就搂过去。
还别说,孩子刚冒话,没人教他,第一声喊的还真是娘,路天瑶乐坏了。
“这个孩子从小就懂事,特别的懂事。
陈姥姥家祖上曾是某位皇帝的老师,陈姥姥爷爷的爷爷是太子的老师。
陈老太爷兄弟三人觉得权力斗争既无聊又危险,他们是皇上和太子的老师,躲不开权力斗争,就悄悄离开了宫中,来到东北隐居了起来。”
陈家三兄弟只会教书,陈家老大就靠教书维持全家的生计。
可那时候的乡村没人读书,全家人吃不饱,老二就跟着货郎做生意,没本钱,生意也没法做。
三兄弟是从宫里出来的,虽然没带什么出来,身上穿的、戴的都能卖钱。
老大怕被皇上现,又想到未来陈家后代会指望这些财宝,怕会好吃懒做,甚至于招来灾祸,就立了条规矩:只要不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一个铜板都不能用,更不允许变卖祖上留下的东西,也不许惦记。
老三年轻力壮,开始学着种地,陈家就安顿了下来。
到了了陈姥姥父亲那辈,只有兄弟两人。
陈大老爷两儿一女,陈二老爷九个女儿。
小鬼子来了,听说陈家有财宝,想抢回去,陈大老爷和他的儿子们为了保护国宝被小鬼子杀害了。
陈大老爷的女儿出去抗日。
陈二老爷临终前整理了祖上的遗训,作为陈家祖训想传承下去。
陈二老爷虽有九个女儿,那个年代丢的丢,不在的不在,只剩下陈姥姥一个人。
陈姥姥守着祖训,小雷子懂事,就让他背祖训。
那时小雷子才两岁多点,也贪玩,也是含糊不清,背不下来祖训就会挨揍。
路天瑶就护着儿子,宁可自己挨打。
见娘挨了打,小雷子也不贪玩了,祖训都背了下来。
小雷子长到四五岁,舅舅和姨妈家都有了孩子。
弟弟妹妹们闯了祸小雷子扛着,经常被长辈教训,也是路天瑶护着他。
后来路天瑶结了婚,生了个女儿,长的又黑又瘦又小,路天瑶喜欢穿白丝绸衣服,怀里抱着个小黑孩儿。
那时候没那么多画报,也没电视。
小雷子听大人形容过雪莲花,就说娘抱着妹妹像雪莲。
许慧瑶讲到这里,姜雪莲站起来说:“于是我就有了姜雪莲这个名字!”
董思雨小声对赫露说:“应该叫路雪莲吧?”
赫露轻轻拍了她一下:“笨蛋,三姨的爸爸姓姜呗!”
没人理睬两个人说话,大家都看着姜雪莲和许慧瑶。
“那时候我姥姥家后窗户外面有一棵杏树。
我能自己在炕上躺着了,杏熟了,我就盯着满树黄澄橙的杏看,小雷子四五岁,就会爬到树上给我摘杏。”
小雷子心细,怕杏核被妹妹吃了,会扒出杏核给小雪莲玩儿杏肉。
见妹妹喜欢看杏树……
“于是我又有了小杏儿这个小名!”
“剧透了!”
见妹妹总是透露关键信息,许慧瑶举起戒尺吓唬她。
邻居家有个姓刘的,妈妈带着儿子来。
妈妈嘴馋,会抢小雪莲手里的杏肉吃。
儿子讨厌,会掐雪莲的脸蛋儿。
被人家抢了玩具,又被掐,雪莲就会哭。
心疼妹妹的小雷子就要找人家拼命。
路天瑶说打架不是好孩子,小雷子会说:“娘,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