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李锦的目光已投向了滇缅公路上的下一个关键节点——龙陵。
此地若下,则远征军东可直趋芒市、畹町,西可策应缅北,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日军深知此地利害,由第五十六师团残部及增援的第二、第五十三师团各一部重兵布防,依托龙陵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地及城区建筑,构筑了更为纵深、更为坚固的防御体系,其核心指挥官便是以狡黠顽固着称的松井太久郎。
集团军前进指挥部已前移至距龙陵不远的一处隐蔽山坳。
巨大的沙盘上,龙陵城区及周边高地、松山主峰余脉等地形地貌清晰可见,代表日军的蓝色小旗密密麻麻。
“慕公,”
参谋长陈瑜汇报敌情,语气严肃,“龙陵之敌,汲取腾冲教训,防御更为机动灵活。
其外围高地如老东坡、红岩山、伏龙寺等地,工事坚固,火力交叉;城区则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核心,结合大量土木工事,形成多层抵抗枢纽。
且敌控制松山部分残余阵地,可提供侧翼火力支援。
宋希濂将军所部连日猛攻,虽予敌重创,然进展缓慢,伤亡不小。”
李锦凝视沙盘,目光如炬。
“龙陵,非腾冲之孤城。
其防御体系更为开放,与周边高地、松山余脉呼应。
强攻硬打,正中松井下怀,恐重蹈覆辙,代价高昂。”
他顿了顿,手指点在龙陵城与周边高地之间,“此战,关键在于‘破网’!
日军这张防御网,节点众多,联络紧密。
我需以正合,以奇胜。
以宋部及我主力正面加压,吸引其注意力;同时,以利刃斩断其联络,拔除其枢纽,乱其部署!”
他转向一旁待命的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王大山,“大山,你的‘影子’,该大规模渗进去了。
我要知道日军每一个连级指挥所的位置,每一处炮兵观察哨的视野,每一条秘密补给线的走向!
更要你们,在关键时刻,变成刺入敌人心脏的匕!”
“是!
保证完成任务!”
王大山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命令!”
李锦声音斩钉截铁,“一、即日起,宋希濂部继续加强对龙陵正面及东北方向压力,务使敌无法他顾。
二、我第一集团军新一军孙立人部,负责扫清龙陵以西、以南之外围高地,切断龙陵与芒市之联系。
三、新二军沈德威部,接替宋希濂部部分阵地,对龙陵城区形成紧密包围,并择机攻占老东坡等关键制高点。
四、第七军楚南河部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扩大战果。
五、集团军直属炮兵、工兵、后勤,全力保障作战。
六、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特战旅,立即全面展开敌后渗透、侦察与破袭行动!
此战,我要让松井的指挥系统,变成聋子、瞎子!”
王大山领命而去,集团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中,最隐秘、最锋利的刀刃悄然出鞘。
特战旅旅长江枫亲自部署,敌后破坏团、侦察引导团、心理战与敌工团的精英们,化整为零,借助夜色、浓雾和复杂地形的掩护,如同无数道无形的溪流,渗入了龙陵日军防线的广阔纵深。
他们的装备远普通步兵:加装消音器的1卡宾枪和汤姆森冲锋枪便于悄无声息地解决哨兵;高精度望远镜和炮队镜用于远距离观测;便携式大功率电台确保与后方联络;塑性炸药和特种爆破装置用于摧毁关键目标;少数实验性的夜间观测仪器更赋予了他们在暗夜中的优势。
在龙陵前线的崇山峻岭与日军防线纵深,一场越常规步兵交锋的“暗战”
早已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