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中旬,通天岭,新一军新3o师指挥所。
通天岭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浸透鲜血的泥土还散着浓烈的死亡气息。
新3o师师长唐守治少将站在主峰之上,汗水和硝烟混合的污迹沾染在他坚毅的脸庞上,但他的目光却无比锐利,越过脚下日军遗留的破烂工事和焦黑的树干,投向了南方。
那里,下一个目标——朋赛(pengsai),如同一块新的顽石,阻挡在通往腊戌的道路上。
根据侦察和情报汇总,朋赛位于通天岭以南约十公里处,并非险峻山岭,而是一片相对平缓但密布着丘陵、林地和几个缅甸村落的区域。
日军在此部署了约一个联队弱(因前期消耗,兵力可能不足)的兵力,由第56师团一名资深大佐指挥。
他们吸取了外围据点失守的教训,并未将所有兵力龟缩于一点,而是利用朋赛地区的村落和起伏地形,构筑了多点支撑、相互呼应的纵深防御体系,企图通过弹性防御和节节抵抗,最大限度地迟滞消耗中国军队。
“通天岭是敲开了,但腊戌的东大门,还没完全踹开。”
唐守治对聚集在临时师部的将领们说道,声音因疲惫而略显沙哑,但语气却斩钉截铁,“朋赛,就是这扇门后的第一道门槛。
敌人学乖了,不再死守孤点,而是摆开了阵势,想跟我们打一场机动防御战。”
他走到简陋的沙盘前,手指划过朋赛地区:“总司令命令我师,乘胜前进,立即向朋赛地区起进攻,务必击破当面之敌,为最终合围腊戌扫清障碍!”
“我命令如下:”
“以89团为左翼箭头,配属师属山炮一营、战防炮一连,沿朋赛以西的丘陵林地推进,负责扫清该区域敌军支撑点,并向敌侧后迂回,切断其与腊戌主城区的联系!”
“以88团(经通天岭血战,伤亡较大,但骨干尚存)为右翼箭头,配属部分工兵,沿相对平缓的东侧道路及村落攻击前进,负责正面牵制,并伺机突破!”
“以9o团为师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扩大战果!”
“师属炮兵主力,由师部统一指挥,根据各团进展和召唤,提供及时火力支援!”
“此战,关键在于快、猛、活!
要打破敌人的弹性防御,就要比他们更快、更猛、更灵活!
都明白了吗?”
“明白!”
众将领命,眼神中既有连续作战的疲惫,更有对胜利的渴望。
部队稍作休整补充后,立即兵分两路,如同两把钢刀,直插朋赛地区。
左翼89团率先与日军前哨警戒部队接火。
战斗在稀疏的林地和丘陵间展开。
日军果然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固守孤立的坚固工事,而是以小队、中队为单位,依托散兵坑、临时挖掘的战壕和经过加固的民居,进行机动防御和短促突击。
89团先头营刚开始推进顺利,击溃了一股日军警戒小队。
但当他们乘胜追击,进入一片看似平静的低洼林地时,突然遭到了来自三个方向的交叉火力射击!
原来日军故意示弱,将先头部队诱入了预设的伏击圈。
“中计了!
就地防御!”
“机枪抢占那个土包!”
“迫击炮!
压制左前方树林里的敌人!”
营长反应迅,部队立刻展开,与日军伏击部队激烈交火。
日军火力凶猛,且不断有小股部队试图侧翼包抄,战斗一时间陷入胶着。
89团团长意识到正面强攻困难,立刻命令该营稳住阵脚,同时派出另一个营,从侧翼更广阔的丛林地带进行迂回,试图打破僵局。
右翼88团的情况同样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