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下旬
地点:南坎,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
南坎攻克,捷报飞传。
中国驻印军总司令李锦二级站在刚刚收复、尚弥漫着硝烟气息的南坎城头,目光越过残破的城垣,投向了东北方向。
那里,是此次缅北反攻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无数将士魂牵梦萦的地方——芒友(ongyu)。
地图上,芒友这个小小的地名,此刻重于千钧。
它是中印公路与滇缅公路的交汇点,是连接缅北战场与国内滇西战场的咽喉锁钥。
攻克芒友,意味着被日军切断已久的陆上国际援华通道将彻底打通,意味着中国驻印军与从云南西渡怒江、血战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将实现历史性的胜利会师!
“诸位,”
李锦的声音在指挥部内回荡,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庄严,“南坎已下,我军兵锋正盛!
眼下,最后的目标,就是芒友!
国内远征军的兄弟们,正在畹町、黑山门等地与日寇浴血奋战,向我们靠拢。
我们必须以最快的度,拿下芒友,打开这扇胜利之门,迎接我们的兄弟!”
他手中的指挥棒重重地点在芒友的位置。
“情报显示,日军深知芒友重要性,在其周边高地,特别是南帕卡(napaka)等要点部署了第56师团残部及部分后勤守备部队,企图依托山地负隅顽抗,阻滞我军会师。
但这不过是螳臂当车!”
“命令!”
“新一军孙立人部!”
“到!”
孙立人昂挺胸。
“以你部为先锋,配属装甲部队一部,沿公路及两侧,立即向芒友攻击前进!
扫清一切障碍,直抵芒友!”
“是!
我部将士,早已迫不及待!”
孙立人朗声领命。
“第七军楚南河部、新二军沈德威部,负责肃清残余据点,保障后勤线畅通,并做好策应准备!”
“是!”
“集团军所有单位,全力保障此战!
我们要让胜利的旗帜,早日插上芒友的山头!”
“是!”
指挥部内,群情激昂,一场迈向最终胜利的进军即将开始。
与此同时,在怒江东岸,中国远征军也起了对日军滇西最后据点——畹町、黑山门等地的猛烈进攻。
远征军官兵们同样知道,胜利就在眼前,与驻印军兄弟会师的时刻即将到来。
新一军这支百战雄师,挟南坎大捷之威,如同出鞘的利剑,直刺芒友。
部队以装甲车和卡车搭载步兵为先导,沿着崎岖但已被工兵紧急修复的道路,快推进。
日军虽在沿途设置了一些阻击阵地和雷区,但在中国军队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面前,这些抵抗显得苍白无力。
“前方现日军路障和反坦克壕!”
侦察兵报告。
“工兵,上前爆破清理!
坦克,火力掩护!
步兵,两侧迂回包抄!”
前线指挥官果断下令。
(4“谢尔曼”
坦克的75炮几声怒吼,便将日军简陋的工事摧毁。
工兵冒着零星冷枪,快爆破路障、填平壕沟。
步兵们则迅从侧翼山林穿行,往往还没等日军反应过来,就已经抄了他们的后路。
)
前方道路拐弯处,日军用沙袋和砍伐的树木设置了一个简陋的路障,后面隐约可见几个射击孔。
领头的那辆4“谢尔曼”
坦克微微调整车身,炮塔稳定地转动,炮长透过瞄准镜锁定了目标。
“穿甲弹!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