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声命令。
两名士兵携带巴祖卡火箭筒匍匐前进,在距离暗堡1oo米处瞄准射。
“轰”
的一声,暗堡被炸上了天。
步兵们继续前进,但日军狙击手和隐蔽火力点不断造成伤亡。
孙立人在前进指挥部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况,眉头紧锁:“进展太慢了。
命令炮兵进行徐进弹幕射击,为步兵开辟通路。”
集团军炮兵立即响应,炮弹开始在步兵前方2oo米处形成一道移动的火墙,缓缓向日军纵深推进。
步兵则紧跟在这道“钢铁帷幕”
后面,逐步清除残存日军抵抗点。
这种步炮协同战术极其有效,但也要求极高的协同精度。
得益于先进的通讯设备和训练有素的炮兵观测员,中国军队能够安全地进行这种高风险战术。
到中午时分,新一军已经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向前推进了约15公里。
在集团军电子战司令部,林修远和他的团队正忙碌着。
“报告,截获日军第18师团部给第55联队的电文,正在破译。”
一名参谋报告道。
林修远点头:“很好。
告诉密码破译组,我要在十分钟内知道内容。”
不到十分钟,破译结果出来了:“日军师团部命令第55联队死守待援,第114联队一个大队正在赶往太白家的路上。”
林修远立即将这一情报传给总司令部和李锦。
李锦接到情报后,微微一笑:“告诉楚南河,他的第七军可以活动了。
命令第2装甲师一部拦截日军增援部队。”
他接着对陈瑜说:“让特种部队加强对增援路线上的破坏活动,我要这支援军到不了太白家。”
电子战部队不仅截获日军通讯,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电子欺骗。
一名电子战军官建议:“司令,我们可以模仿日军电台信号,向第55联队送假命令,制造混乱。”
林修远赞同:“好主意。
立即准备,假称师团部命令他们向东南方向突围。”
很快,一条假命令被送到日军第55联队指挥部。
藤田大佐接到这条命令后,困惑不已:“师团部明明刚才还命令我们死守待援,怎么现在又要求突围?”
参谋提醒:“大佐阁下,这可能是支那军的诡计。
我们的密码本可能已经泄露了。”
藤田犹豫不决:“但如果这是真的命令,不执行就是违抗军令”
就在日军指挥官犹豫不决时,中国军队的进攻更加猛烈了。
集团军炮兵根据电子侦听部门提供的坐标,对日军指挥部和后勤设施进行了精确打击。
多枚2o3重型榴弹炮弹命中日军后勤仓库,引连环爆炸,日军的弹药和物资储备损失惨重。
前线日军部队因为通讯中断,无法获得上级指令和炮兵支援,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
许多阵地因为得不到弹药补给而逐渐哑火。
一名日军大队长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像瞎子和聋子,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不知道友军情况,甚至连上级命令都收不到。
支那军的炮火却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这简直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
在敌后,集团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活动达到了高潮。
一支十二人特种小队潜伏在日军增援部队必经之路旁。
队长“猎鹰”
通过夜视仪观察着正在行军的日军队伍。
“目标确认,是第114联队第3大队,约8oo人。”
猎鹰低声道,“爆破组准备,在领头车辆通过时引爆路边的炸药。
狙击小组重点打击军官和通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