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田贞雄大佐谨慎地说:“师团长阁下,支那军这次作战方式与以往完全不同。
他们拥有大量重炮和战车,而且战术协同非常出色。”
田中冷哼一声:“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美国人的援助。
但我们皇军有武士道精神,有百战百胜的意志!”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太白家和大洛:“这两个据点必须守住。
太白家控制着通往孟拱的道路,大洛则是胡康河谷的门户。
命令第55联队守太白家,第56联队残部与第114联队一个大队守大洛。”
“支那军于邦家之战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火力和机动能力,”
田中对着参谋们说,“但他们犯了兵家大忌——分兵进攻。
这是我们重创他们的好机会。”
参谋长濑尾少将点头附和:“师团长阁下高见。
我们已经在大白家地区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第55、56联队残部与新调来的第114联队形成了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
田中走到地图前,指着太白家周边地形:“这里山峦起伏,丛林密布,支那军的装甲部队难以展开。
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层层阻击,消耗敌军有生力量,然后伺机反击。”
他转身命令:“立即给各部下达作战指令:第一线部队要顽强抵抗,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第二线部队做好反冲击准备;炮兵要集中使用,重点打击支那军的集结地和交通线。”
武田犹豫道:“阁下,第55联队在于邦家作战中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兵力,是否需要增援?”
田中摇头:“没有增援了。
南方军司令部把兵力都调去对付英帕尔的英军了。
告诉他们,为天皇尽忠的时候到了!”
然而田中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切部署都在中国军队的监视之下。
集团军电子战司令部已经破译了日军大部分通讯密码,日军的调动和部署几乎透明地展现在中国军队面前。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回到指挥部后,立即召集各师师长部署任务。
“总司令命令我部兵分三路进攻太白家,”
孙立人指着地图说,“新3o师为左路,沿塔奈河东岸推进;新38师为中路,沿主干道正面进攻;5o师为右路,我从侧翼包抄。
各师必须在三天内到达进攻出位置。”
新38师师长李鸿问道:“军长,太白家日军防御情况如何?”
孙立人回答:“据侦察和特战部队报告,日军第55联队约25oo人防守太白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包括多层战壕、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和大量隐蔽炮兵阵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火力和机动性。
集团军炮兵将为我们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电子战部队将干扰日军通讯,特种部队已经在前线活动。”
各师领命后迅开拔。
部队沿着泥泞的道路前进,坦克和装甲车轰鸣着,炮兵牵引车拖着沉重的大炮,步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
空中不时有校射航空队的轻型观测机飞过,为部队提供侦察和引导。
在新38师行进队伍中,士兵们议论纷纷。
“听说这次打太白家,小鬼子布置了很多反坦克壕和地雷。”
一个年轻士兵有些担心地说。
老兵拍拍他的肩:“怕什么?于邦家那一仗,咱们不是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咱们有大炮有坦克,还有飞机帮忙,小鬼子只有挨打的份!”
另一名士兵插话:“最重要的是,这回是李总司令指挥。
听说他打仗神出鬼没,小鬼子根本摸不着头脑。”
确实,在李锦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已经不再是战争初期那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