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枪声惊动了中国军队前沿阵地。104师师长徐天鹰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部队做好准备,但暂不进攻,观察事态发展。
内讧持续了约半小时,枪声渐渐平息。第二天清晨,那个阵地上竖起了白旗,约20名日军士兵走出工事,向中国军队投降。
一名投降的日军军曹通过翻译说:“我们中有不少人已经不想再战斗了,但军官们逼迫我们玉碎。昨晚我们终于起来反抗,制服了那些死硬分子。”
徐天鹰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沈德威和敌工部。
寒江部长得知后非常重视:“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说明我们的心理战和反战宣传正在产生实际效果。”
他立即派出更多懂日语的工作人员前往前线,加强对日军的心理攻势。
与此同时,在后方战俘营,那些已经觉醒的日军战俘也积极参与反战工作。他们编写宣传材料,录制劝降广播,甚至有的自愿返回前线参与劝降工作。
山本一郎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曾经的日军上等兵,现在已成为反战积极分子。他主动要求到最前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同胞放下武器。
在特战部队掩护下,山本靠近日军阵地,用扩音器喊话:
“我是原第56联队上等兵山本一郎!我曾经像你们一样相信军国主义的宣传,但现在我知道那都是谎言!我们在为一场不可能获胜的战争送死!”
“中国军队善待俘虏,我受到了人道待遇。放下武器吧,不要再为军阀卖命了!”
山本的喊话特别有说服力,因为他确实曾经是第56联队的士兵,了解这支部队的情况。他的喊话在日军中引起了很大震动。
这些心理战和反战工作虽然不能立即使大批日军投降,但无疑动摇了他们的军心,削弱了战斗意志。在一些关键战斗中,这种心理优势甚至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左翼,105师对1570高地的进攻遇到了顽强抵抗。
1570高地地势险要,日军依托山势构筑了多层防御工事,包括大量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和隐蔽炮兵阵地。第114联队一个大队约1000人防守此地,指挥官是经验丰富的中野少佐。
罗振武师长观察地形后,决定采取“迂回包抄,多点攻击”的战术。
“正面强攻代价太大,”他对参谋们说,“我决定以一部兵力从正面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主力则从两侧迂回,寻找薄弱环节突破。”
他具体部署:“第305团从正面施加压力,但不急于推进;第304团从左侧迂回,第306团从右侧迂回。师属炮兵集中火力支援主攻方向。”
进攻开始后,305团在正面发起佯攻,果然吸引了日军主要火力。与此同时,304团和306团从两侧密林中悄悄迂回。
右侧的306团进展顺利,很快突破了日军一道防线。但左侧的304团却遇到了麻烦——他们陷入了一片雷区!
“报告师长,304团前进受阻,陷入雷区,已有十余人伤亡!”参谋紧急报告。
罗振武皱眉:“命令304团停止前进,工兵连立即前往排雷。师属炮兵对日军前沿阵地进行压制射击,防止日军趁势反击。”
工兵连迅速赶到雷区,在步兵掩护下开始排雷作业。但由于地形复杂和日军火力干扰,排雷进展缓慢。
“报告师长,我师已突破日军两道防线,但核心阵地抵抗仍然顽强。”参谋报告战况,“日军依托镇内建筑物构筑了大量火力点,我军逐屋清剿进展缓慢。”
徐天鹰点头:“命令部队暂停进攻,巩固既得阵地,呼叫炮兵对可疑目标进行打击。”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团长,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