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集团军炮兵司令部首先发难。重炮师的155mm和203mm榴弹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火箭炮旅的t34“管风琴”进行了两次齐射,将日军前沿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炮击精确得令人难以置信。反炮兵雷达连提供的日军火炮位置数据,让中国炮兵能在日军开火后几分钟内进行反制射击。校射航空队的轻型观测机在天空中盘旋,不断修正弹着点。
日军般尼守军指挥部内,第56联队代理联队长山口少佐又惊又怒:“八嘎!支那军的炮火怎么会这么准确?我们的炮兵阵地几乎全部被摧毁了!”
参谋报告:“通讯完全中断,所有频率都被干扰了!观测哨报告,支那军正在多个方向同时推进!”
山口咬牙切齿:“命令各部死守阵地,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后退!”
然而,他的命令根本无法有效传达。集团军电子战部队的全频段干扰使日军无线电通讯完全瘫痪,有线电话线路也早已被特种部队破坏。
炮火准备持续了四十分钟后,新二军地面部队开始进攻。
104师从正面稳步推进。士兵们以散兵线前进,相互掩护,逐步清除日军火力点。美式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bAR自动步枪组成的密集火力,完全压制了日军使用三八式步枪的步兵。
在左翼,105师向1570高地发起进攻。罗振武师长命令部队:“高地地势险要,不要急于求成,要步步为营,逐步推进。”
在右翼,106师向新邦、太邦方向推进。高镇远师长特别强调:“遇到抵抗就呼叫炮兵支援,不要贸然冲锋。”
日军虽然遭受重创,但仍拼死抵抗。他们凭借坚固工事和熟悉地形的优势,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交叉火力网,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
在104师进攻方向上,一个连的士兵被日军机枪压制在一片开阔地上。
“火箭筒!干掉那个火力点!”连长大声命令。
两名士兵携带巴祖卡火箭筒匍匐前进,在距离火力点100米处瞄准发射。“轰”的一声,日军机枪哑火了。
步兵们继续前进,但日军狙击手和隐蔽火力点不断造成伤亡。
沈德威在前进指挥部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况,下令:“命令炮兵进行徐进弹幕射击,为步兵开辟通路。告诉各师长,稳步推进,减少伤亡。”
集团军炮兵立即响应,炮弹开始在步兵前方200米处形成一道移动的火墙,缓缓向日军纵深推进。步兵则紧跟在这道“钢铁帷幕”后面,逐步清除残存日军抵抗点。
这种步炮协同战术极其有效,新二军稳步向前推进,到中午时分已经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
第七军军长楚南河接到配合新二军作战的命令后,立即派出第1装甲师一部前往支援。
第1装甲师师长周胜亲自带领一个装甲营和一个机械化步兵营,赶往般尼前线。
到达新二军指挥部后,周胜向沈德威报到:“沈军长,第七军装甲部队前来报到!请指示任务!”
沈德威热情地握手:“周师长来得正好!我军在般尼正面进展顺利,但日军依托山地丛林中的坚固工事顽强抵抗,需要装甲部队支援攻坚。”
周胜看着地图说:“我建议组成数个步坦协同战斗群,以坦克为先锋,步兵和工兵配合,逐个清除日军坚固据点。”
沈德威赞同:“好主意。我让104师抽调精锐步兵配合你们行动,工兵部队也归你们指挥。”
很快,数个步坦协同战斗群组成。每个战斗群包括3-4辆谢尔曼坦克、一个排的步兵和一个工兵班,配备火焰喷射器、爆破筒和扫雷设备。
第一个目标是般尼外围的一个日军坚固据点——一个利用天然山洞改建